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生物
按教材浏览: 北师大版 部编版 川教版 华师大版 鲁教版 其他版本 苏教版 新课标人教版 岳麓版
最新资源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2024年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
2024年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2024年第20课 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相关分类
初二历史教案
当前位置:主页>初中历史>初二历史教案>>>2017年北师大版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详细

2017年北师大版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名称 2017年北师大版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类型 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 历史
大小 336 KB
格式 doc
年级 初二|八年级
教材 北师大版
上传 审核 admin
时间 2017-12-07 21:41
点击
评价 ☆☆☆☆☆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 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三、教法:启示法、谈话法、阅读法、讨论法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时局图》:戊戌变法前所面临的政治局面。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1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谈一谈你的看法、想法。请2-3位学生回答。(随机让学生回答)
    和大家一样,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戊戌变法。
二、新课讲授
一:公车上书
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展示康有为、梁启超的照片。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教师提问: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维新变法拉开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公车上书。
   教师强调: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随后提问:公车上书提出了哪些主张?其结果是什么?新| 课 | 标|第 |一| 网
   学生回答:主张是拒和、迁都、变法。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却轰动了京沪。
   3.教师过渡:从公车上书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那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二人又进行了哪些运动?
学生回答: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二:维新思潮的传播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列举一些著名的学会和报刊?并说说它们宣传了哪些思想观点?
学生回答:著名的学会有强学会、农学会等;主要报刊有《时务报》《国闻报》。其中《时务报》宣传了梁启超的“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力行变法思想;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新| 课 | 标|第 |一| 网
4.教师强调:维新思想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为百日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
:百日维新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什么样的事件,促使光绪帝决心变法?
学生回答:德国强占胶州湾。
2.教师强调: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为了“不甘作亡国之君”,光绪帝决心变法,以自强。
3.阅读教材,请同学们列表总结变法的内容,并以小组的为单位,分析各个内容的影响?
学生回答:小组形式回答。(答案略)
教师总结:
    内容     影响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刷新吏治,使官民参与政权的积极性提高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想的传入
裁减绿营,训练形式军队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
   4.教师过渡:实施变法的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但变法没能像维新派所期望的那样长期实行下去,不久变法失败了。
   5.教师讲述: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6.教师展示:图片《谭嗣同殉难图》《谭嗣同史实》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提问:我们应该学习谭嗣同的什么精神?(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教师归纳:学习他为民族大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
7.教师强调: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请同学们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归纳:①维新变法触及了封建统治中顽固派的利益;②顽固派实力强大;③维新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④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⑤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8.教师讲述: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性、爱国性,是近代历史上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三、课堂总结新| 课 | 标|第 |一| 网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98473 帮助
本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不用注册!点击顶部的教材,可以浏览相应教材的最新资源.点击上面"进入下载地址列表"链接,进入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课件、试题、教案等免费下载。大多是rar压缩包,解压缩后是ppt、doc、swf、exe等
中“北师大版 初二|八年级 2017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2017年北师大版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中“2017年北师大版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中“初二|八年级 2017年北师大版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中“2017年北师大版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上一篇:2017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编  
下一篇:2017年北师大版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教案
[收藏]   [推荐给好友]   [挑错]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12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