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或(周次) |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重点 |
难点 |
单元目标(双基、双力、德育) |
|
第
十
三
~
十
四
周 |
第五单元 |
人民币的认识X k B 1 . c o m |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
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
|
第
十
五
~
十
七
周 |
第六单元 |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的方法。 |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
1、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方法,会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
第
十
八
~
十
九
周 |
第七单元 |
厘米、米的认识 |
厘米、米的认识 |
建立厘米、米的长度观念。 |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3、初步认识线段,会画线段的长度。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
时间
或
(周次) |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重点 |
难点 |
单元目标(双基、双力、德育) |
|
第
二
十
周 |
第八单元 |
统计 |
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以及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
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
1、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
2、能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
3、结合现实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
4、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 课 标 第 一 网 |
|
第
二
十
一
~
二
十
二
周 |
第九单元 |
总复习 |
各单元的重点 |
各单元的难点 |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时间、长度、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统计等知识。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
|
考核安排:第12周 期中考试
第22周 期终考试 |
|
本 学 期 要 完 成 的 教 研 任 务 |
1、研究什么课题(题目、内容)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自主创新、实践操作的能力,开设科技制作、手工制作,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w W w .x K b 1.c o M |
2、实施哪些措施:
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X|k |B| 1 . c|O |m
2、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融洽的学习环境。
3、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
4、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5、开展课外活动。 |
3、期望取得什么成果:
在这一年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回答问题准确、创新,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